在中國,能用一朵花來詮釋的城市,必是洛陽;能用一座城來命名的花朵,唯有牡丹。
洛陽牡丹文化節期間的《武皇賞花》表演(張曉理/攝)
“庭前芍藥妖無格,池上芙蕖凈少情。唯有牡丹真國色,花開時節動京城?!碧拼娙藙⒂礤a的《賞牡丹》,不僅寫出了牡丹艷壓群芳的國色天香,也描繪了京城全民賞花的熱鬧場景。
牡丹是古中國的花,作為溫帶植物,它原產于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諸省山間或丘嶺中。這里正是華夏文明的發源濫觴之地,因此,歷史把很多的文化信息附加在了牡丹的身上。
如今,人們提到牡丹,往往會加上一座城市的名字——“洛陽牡丹”。確實,洛陽與牡丹在歷史上結緣,在歲月中相融,如今已經合為一體,成為一張城市名片,成為一個文化符號。
牡丹曾是“愛情之花”
牡丹,或許代表了愛情。
《詩經·鄭風·溱洧》里有這么一句:“維士與女,伊其相謔,贈之以芍藥?!睂懙氖悄捍簳r分,青年男女互贈芍藥表達愛慕的情景。與今天的情人們熱衷于消費玫瑰這種昂貴的舶來品相比,古人顯得更加樸素雅致。
上古時代,社會生產力低下,對于植物的認知十分簡單,牡丹與芍藥混同在一起并沒有區分。南宋鄭樵《通志》中說:“牡丹初無名,依芍藥得名,故其初曰木芍藥?!被蛟S是因為這種花朵艷麗飽滿、光彩奪目,與熱烈的愛情有著氣質上的契合,因而當仁不讓地成為了“愛情之花”。
與此同時,牡丹作為藥物的文字記載,也出現在了《山海經》之中?!皸l谷之山,其草多芍藥;繡山,其草多芍藥;勾檷之山,其草多芍藥;洞庭之山,其草多芍藥”等文字,說明當時華北和華中地區一帶,野生芍藥廣為分布。
此后關于牡丹入藥的記載,歷代醫書上屢見不鮮。1972年,甘肅省武威市柏樹鄉考古發現的東漢早期壙墓醫簡中,有用牡丹治療“血瘀病”的處方,這也是“牡丹”區別于芍藥,第 一次擁有自己名字的文字記載。
事實上,牡丹早先算不上什么名貴花木,僅僅是普通百姓灶膛里的柴火。歐陽修在《洛陽牡丹記》中提到:“牡丹初不載文字,唯以藥載本草,然于花中不為高第。大抵丹、延以西及褒斜道中尤多,與荊棘無異,土人皆取以為薪?!?/p>
到了強盛的唐朝,“歷經貧寒”的牡丹終于戴上了“國花”的冠冕,被贊譽“國色朝酣酒,天香夜染衣”。
而能夠真正推動牡丹走出山野,走入皇家園林,zui終普及民間,成為“國民之花”的,得益于牡丹和洛陽的結緣。
隋煬帝洛陽種牡丹
牡丹與洛陽的淵源,人們習慣于說“始于隋、興于唐、甲天下于宋”。
王應麟在《海記》中記載:“隋帝辟地二百里為西苑,詔天下進花卉,易州進二十箱牡丹,有赤頁紅、鞓紅、飛來紅、袁家紅、醉顏紅、云紅、天外紅、顫風嬌等?!?/p>
這里的隋帝指的就是那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隋煬帝楊廣。雖然隋煬帝窮兵黷武、驕奢淫逸令后世唾罵,但對于牡丹的人工栽培來說,他的貢獻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。因為上述這段文字是有據可查的洛陽牡丹人工栽培之始。
關于隋煬帝與牡丹,還有一個傳說。一天,隋煬帝攜眾嬪妃去西苑游玩,登上玉鳳樓,看到牡丹盛開,大家十分開心。有一妃子喟然嘆曰:“牡丹顏色雖好,可惜樓高,只能俯瞰,看不清楚,辜負了這國色天香!”為實現妃子的愿望,隋煬帝遂命各地花師來洛攻克難關。有個山東花師,經過多番實驗,終于把牡丹成功嫁接在高高的香椿樹上。牡丹昂然怒放,高過了樓臺,隋煬帝看后大悅,稱其為“樓臺牡丹”。隋煬帝要獎勵花師,不料一個太監硬說是他領頭搞出來的,隋煬帝不明就里,賞給這個太監許多黃金和綢緞。山東花師非常氣憤,發誓不再干這一行,這項技術也隨之失傳。
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的傳世名作《洛神賦圖》,表現的本是陳思王曹植與洛水女神在河畔相遇的傳說,故事哀婉凄絕,令人肝腸寸斷,畫中隱約可以看到燦然開放的牡丹。
“武則天貶牡丹”
此外,還有一個關于牡丹的傳說非常有名,那就是“武則天貶牡丹”。
某年冬天大雪紛揚,則天女皇在后花園飲酒,看到梅花遍開,心里十分高興,不禁多喝了幾杯,就撒起酒瘋來,下旨一道,命令百花盛開。隆冬時節,百花凋敝,武則天這個非分的要求實難滿足。然而她貴為人皇,司花眾神也不好抗命,只能勉為其難,次第開放。武后觀之,志得意滿。不料行走在花叢之間,竟見牡丹抗命不開,女皇大怒,遂將其貶至洛陽。牡丹抵洛的時候,正值春日,于是眾花競相吐艷,迎風怒放。女皇聞聽更怒,命人放火燒花,牡丹歷火后葉枯枝焦,盛放如故,“焦骨牡丹”之名自此遍傳天下。
實際上,這個傳說經不起推敲。撇去洛陽的牡丹種植遠早于武則天時代不說,眾所周知,洛陽古來就是天下重鎮,唐代號稱“東都”、“神都”,是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國際化大都市,則天女皇登基后還遷都于此。倘若什么東西得罪了女皇,也應該被貶到窮鄉僻壤去,而不應該是繁榮富庶的洛陽。所以合理的揣測應該是則天女皇非常喜愛牡丹,喜愛洛陽,于是在她遷都時將全國各地進貢來的牡丹良品都帶到了洛陽。
不過,《全唐詩》確實收錄了一首武則天寫的催花詩《臘日宣詔幸上苑》:“明朝游上苑,火急報春知?;氝B夜發,莫待曉風吹?!?/p>
據稱,天授二年(691年)臘月,武則天稱帝的第二年,紫微城里有些大臣意圖謀反,便詐稱百花盛開,請武則天駕臨上苑(神都苑)賞花。武則天應允了此事,但很快便察覺出異圖,懷疑其圖謀不軌。于是,武則天將計就計,連夜寫成催花詩《臘日宣詔幸上苑》,派遣使者前往神都苑中宣詔,以告知花神。臘日(臘八節)凌晨,神都苑百花綻放,群臣們個個驚詫,無不折服。那些圖謀不軌的臣子,認為上天也偏向武則天,于是不敢輕舉妄動了。
武則天逝去一百年后的元和年間,舒元輿援筆寫下了《牡丹賦》,開篇便提到了武則天對于牡丹種植和推廣的貢獻:“天后之鄉,西河也,有眾香精舍,下有牡丹,其花特異,天后嘆上苑之有闕,因命移植焉。由此京國牡丹,日月寖盛。今則自禁闥洎官署,外延士庶之家,彌漫如四瀆之流,不知其止息之地。每暮春之月,遨游之士如狂焉。亦上國繁華之一事也。近代文士為歌詩以詠其形容,未有能賦之者。余獨賦之,以極其美”。
在賦中,他以傳說中的美女和女神來比喻牡丹,其中自然有洛水之神——“西子南威,洛神湘娥?;蛞谢蚍?,朱顏色酡”。
至于后來形成的牡丹被貶的傳說,大抵源于宋代高承的《事物紀原》。這部書到底是什么時代的作品,學界尚有疑問,拋開暫且不談,但它為牡丹在洛陽的繁盛提供了一個很好很浪漫的故事藍本,經過多年來百姓們口耳相傳的藝術加工,再加上馮夢龍、李汝珍這樣的小說家渲染,逐漸被民間廣為接受。
不管怎樣,洛陽,這座十三朝古都,自此成為牡丹家鄉。
楊貴妃與牡丹
唐代發達的經濟文化背景,決定了它崇尚富麗典雅的審美品格。具體到花木之上,牡丹雍容華貴、富麗堂皇的特質正好能夠將這種盛世精神體現得淋漓 盡致。
柳宗元《龍城錄》、許彥周《詩話》等都記載過“唐高宗宴群臣賞雙頭牡丹賦詩”的故事,說明牡丹已經成為了重要的園藝花木。除了迎合皇家的審美趣味,牡丹也廣受民間群眾的喜愛。
到了開元天寶年間,洛陽出了個有名的花匠——宋單父。
據說,宋單父住在洛陽城南,世代以種花為生。唐玄宗聽說了他的大名,專門征召他,前往驪山種牡丹。
原來,唐玄宗喜歡楊貴妃,而楊貴妃喜歡賞牡丹。貴妃雖然生在蜀地,但十歲左右父親就去世了,她被送到洛陽,寄養在三叔楊玄璬家。洛陽長大的孩子,愛上牡丹是自然而然的事,自從跟了玄宗,就不得不經?;亻L安住幾天。長安的牡丹不及洛陽,貴妃常常動思鄉之情,玄宗也出生在洛陽,自然理解貴妃的心思,于是便詔令天下,找能人來長安培育牡丹。宋單父是合適不過的人選,于是受到征召。
在柳宗元的《龍城錄》中,有這樣的記述:“洛人宋單父,字仲孺,善吟詩,亦能種藝術。凡牡丹變易千種,紅白斗色,人不能知其術。上皇(唐玄宗)召至驪山,植花萬本,色樣各不同,賜金千余兩。內人皆呼為‘花師’,亦幻世之絕藝也?!?/p>
白居易曾經在自己的詩中寫道:“共道牡丹時,相隨買花去?!闭鎸嵉卦佻F了當時牡丹盛開期間,洛陽“一城之人皆若狂”的壯觀場景。除此之外,李白、王維、劉禹錫、李賀等唐代詩人也不約而同地寫到了牡丹花。
由此可見,牡丹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,已經占據了顯要的位置。
洛陽牡丹(張曉理/攝)
洛陽牡丹甲天下
宋代比起唐代,牡丹的種植、栽培、價值等研究有了長足進步,顯著的是出現了一批牡丹專著,這在中國古代園藝史上是不多見的。
其中較為知名的有歐陽修的《洛陽牡丹記》、周師厚的《洛陽牡丹記》和《洛陽花木記》、張峋的《洛陽花譜》等。
其中,歐陽修在其作品中寫道:“牡丹出丹州、延州,東出青州,南亦出越州,而出洛陽者,今為天下第 一。洛陽所謂丹州紅、延州紅、青州紅者,皆彼土之尤杰者,然來洛陽才得備眾花之一種,列第不出三已下,不能獨立與洛陽敵?!x靈運言永嘉竹間水際多牡丹,今越花不及洛陽甚遠?!焙髞?,歐陽修在慶歷二年(1042年)又作《洛陽牡丹圖》詩曰:“洛陽地脈花zui宜,牡丹尤為天下奇?!?/p>
“洛陽牡丹甲天下”之譽,由是發端。
當時賞花、簪花、買花也深深融入了洛陽的民風:“洛陽之俗,大抵好花。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,雖負擔者亦然?;ㄩ_時士庶競為遨游,往往于古寺廢宅有池臺處為市,并張幄簾,笙歌之聲相聞……至花落乃罷?!?/p>
同時,宋代洛陽還以官方名義搞了賞花游園活動——萬花會。
以花為會,在這以前,恐怕無人能夠想到的。但時任西京太守的著名詞人錢惟演就有這樣獨辟蹊徑的思路。他在任期間,將牡丹文化推向一個新的高 潮。史載,當時洛陽城中“以花為屏帳”“滿目皆花”,真是太平盛世,歌舞升平。
現在洛陽每年的牡丹花會,若是追根溯源,恐怕要追溯到錢老爺子名下。
厚積薄發、國民之花
1903年,慈禧太后曾以懿旨形式將牡丹定為國花。此后,慈禧畫過多幅《牡丹圖》,并在頤和園仁壽殿建國花臺。1915年中國早版的《辭?!份d:“我國向以牡丹為國花?!?/p>
然而當下,比起這個稱號來,央視紀錄片《牡丹》提出的“國民之花”似乎更加深入人心。牡丹擁有太多的優 秀品質,除了前面提及的“愛情象征”“歷經貧寒”“不畏強權”等等,還有一些與其特性相關的文化內涵。
諺語云:“牡丹長一尺縮八寸”。牡丹當年新枝的上半部分到冬天自行枯死,僅剩下少量木質化成枝,這是牡丹具有亞灌木特性的明顯表現。而這樣的生長規律,恰與“厚積薄發”的傳統生活哲學一致。
俗話說“牡丹舍命不舍花”,當牡丹在不適當的季節移栽或營養不足、環境驟變而難以生存時,她會積聚全身之力,讓花朵盛開,將美麗獻給人間,然后心甘情愿地死亡。這雖然是植物適應環境變化、進化和繁衍后代的本能,但這種行為傳達出的奉獻精神和價值追求與人的美德極其相似。
這些品質共同凝聚在牡丹之上,使之“國民之花”的內涵更加立體豐富。
1982年,洛陽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,將牡丹花定為洛陽市“市花”,并于每年花期舉辦洛陽牡丹花會。從1983年至今,洛陽已連續成功地舉辦了39屆牡丹花會,以花為媒,洛陽的發展得到了提速。
洛陽現存的牡丹,株齡長的超過了200年,單株開花多的達到了225朵,花徑大的超過了30厘米,單株顏色多的達到了6色。這些都是一代又一代洛陽育花人辛勤勞作的結晶。
在中國,能用一朵花來詮釋的城市,必是洛陽;能用一座城來命名的花朵,唯有牡丹?;ㄅc城的故事,吟詠千年,百代不絕。
?。ㄗ髡呦怠赌档ぁ肺膶W雜志主編、洛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)
免責聲明:本文來自網絡轉載,如有版權問題,請與網站聯系人聯系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圖片和文字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,僅供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我站觀點。本站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,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。